2025年2月,省教育厅发布《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贵州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的通知》,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成果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获二等奖2项。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教务处和研究生管理处在学校领导指导下开展了教学成果奖遴选、培育和推荐工作。相关工作自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经历了动员、遴选、多轮培育等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校级本科成果奖评审阶段共24项参评,评选出12项成果推荐至省教育厅,其中6项成果获省级奖项,达成了预期目标。研究生成果奖评审推荐出5项至省教育厅,其中2项成果获省级奖项,实现了研究生教学成果奖项突破。



本次评选,我校本科教学成果获奖等级再创新高。熊姗姗副教授及其团队代表我校首次获得贵州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是继2022年余文武教授及团队获得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成果特等奖之后再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最高级别奖项。

我校自有研究生毕业以来首次参加教学成果奖申报,研究生管理处团队与研究生培养单位共同申报的“地州高校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一贯穿三推动五保障研究生教育体系构建”;工科类研究生培养共享实验平台申报的“协同赋能·共育新才:基于西部地方高校域内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探索实践”均获得二等奖。
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大学学科评估和“升大”的重要指标。获奖成果代表全省本科教学最高水平,是学校特色教学成果的高度凝练。
学校坚持将培育工作融入到建设工作中,鼓励教师和团队走出教室开展产教研协同,引导教师提高标志性成果与教学成果奖之间的契合度,推动现有成果的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长远规划、不断反思、实时调整的工作,将教学建设的系列工作联动,形成合力,持续稳定产出高水平成果。
【责任编辑】一审:刘彦含
二审:贺电
三审:许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