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3日,贵州瓮安县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科技使者”——由贵阳学院、贵州大学、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等高校学者、学生联合组建的“金花茶”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由贵阳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许粟作为第一指导老师,23级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宋林瑶作为团队负责人,以“金花菌”(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技术为核心,致力于破解茶叶品质不均、夏秋茶苦涩味重、附加值低等难题,为茶产业注入科技动能。

团队成员在贵州味道茶业有限公司合影
随着春茶生产季的临近,“金花茶”团队来到瓮安县,开展季前走访活动,旨在助力春茶生产,提升茶叶品质。团队成员深入到茶园和生产车间,与企业家、制茶能工巧匠们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茶叶种植、采摘以及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他们认真观察茶树的生长状况,学习茶叶种植过程中的土壤环境、施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团队此行重点走访了贵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贵州味道茶业有限公司”。企业董事长贵州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贵州瓮安茶叶协会会长徐辉坦言:“春茶供不应求,但夏秋茶因苦涩味重、香气不足,常年滞销。若能通过技术改良盘活夏秋茶资源,产值或可翻番。“金花茶”团队的到来,为当地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机遇。”

团队成员在茶山合影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发现瓮安县茶企普遍存在茶叶品质不一的问题,尤其是夏秋茶,由于采摘季节气温较高等因素,茶叶的口感、香气等品质指标明显低于春茶。针对这些情况,团队与多家茶企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洽谈,重点围绕金花菌技术服务与应用展开讨论。团队基于前期在《Food Chemistry》和《食品工业科技》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成果提出:通过将金花菌发酵技术应用于瓮安茶叶生产,有望解决当前夏秋茶苦涩味重的难题,提高夏秋茶的品质,增加茶企的经济效益。金花菌在夏秋绿茶和红茶后发酵过程中能产生特殊的酶类,促进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从而显著提升茶叶的香气、口感和营养价值。
经过多轮深入沟通与协商,基于宋林瑶团队自主研发并已进入受理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微型金花茶的方法》,贵州味道茶业有限公司与宋林瑶团队最终达成合作意向,决定注资200万元支持该团队开展金花绿茶发酵技术的产业化转化,双方正式签署了投资意向协议。此次合作标志着金花菌后发酵夏秋绿茶技术即将在贵州省瓮安县多家茶企实现产业化应用。为确保技术成果有效转化,研发团队将派驻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合作企业生产一线全程参与技术指导,而合作茶企承诺在资金保障、场地供给、设备配置及人员协同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产学研深度协作共同推进金花菌发酵技术在茶叶加工领域的创新实践。

团队负责人宋林瑶与贵州味道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辉合影
此次高校科研团队与瓮安茶企的深度合作,不仅为解决当地茶产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贵州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相信在“金花菌”技术的赋能下,瓮安茶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茶农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也将逐步实现。
【责任编辑】一审:刘彦含
二审:贺电
三审:许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