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3日《贵州教育报》2版
在今年贵州省两会期间,持续提升旅游业发展质效和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成为热议焦点。助力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高校可以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多位省人大代表围绕高校如何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助力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他们认为,高校应积极参与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与旅游业的融合。通过学术研究、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等,深入挖掘和传承文化内容,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大有可为。可以培养具备旅游专业知识、熟悉地方文化、掌握外语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省人大代表杨允仙:
聚焦旅游实际问题,有目的地培养专业人才
“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黄小西吃晚饭”等重点旅游景区提质增效,万峰林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4年,贵州多措并举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持续发力,收获人气与好评。新的一年,贵州将继续围绕“三大要素”,深入实施“四大行动”,加快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其中,旅游人才的培养成了关键。
如何做好旅游人才的培养? 省人大代表、贵阳学院研究生管理处处长杨允仙表示,从高校而言,旅游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三个方面:政策要学透、需求要摸清、平台要搭好。

“聚焦旅游的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贵州高校有很多事可以做,培养旅游人才更是责无旁贷。”杨允仙介绍,贵州高校旅游相关专业设置目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化、部分学生学习目标并不清晰,这些都是高校未来应深入钻研解决的问题。
建议专业教师把省里的政策学透用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旅游专业硕士生选择研究方向时,必须创新研究贵州实际情况,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解决方法。
“人才培养,要真的落地才是人才!”杨允仙表示,要有目的地培养旅游行业人才,不同市州的高校可以聚焦当地旅游资源去深入发掘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解决,带着实际的课题方向来培养学生,这样既服务了地方的旅游产业,又培养了具有扎实功底的人才。
培养高端的旅游人才,光靠高校的能力也是不够的,也希望政府能够搭建更多的平台,聚焦旅游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的问题,打通壁垒,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战训练环境。
“另外,要成为真正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文化输出也很重要。贵州本身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如何去包装这些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地,助力贵州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这更是需要高校和社会企业机构一起去努力的。”杨允仙如是说。
贵州教育报记者 侯帮虎 肖知潞
编辑 杨睿
二审 廖波 任伟
三审 赵宏斌
来源 天眼新闻
【责任编辑】一审:刘彦含
二审:贺电
三审:许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