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养人’是教育通过什么路径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贵州省委副主委、贵阳学院副校长王蜀黔的关注点主要落在了教育强国建设上。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 (以下简称《纲要》 ),为教育强国建设画出一张“蓝图”。
《纲要》一经发布,王蜀黔就认真学习研读了 《纲要》 原文,并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到有关部门和基层学校走访调研,了解贯彻落实《纲要》 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具体问题的看法。
《纲要》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防止和纠正‘分数至上’等偏差。”“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在 《纲要》 的系统指引下,可以逐步破除‘分数至上’的教育观和政绩观,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王蜀黔说,今年她将重点围绕教育领域建言献策。
“我既是高校法学教育工作者,又是教育界别的委员,所以我一直比较关注法治建设和教育领域。”每年,王蜀黔都会针对法治建设、教育领域等提交提案。
去年王蜀黔提交了三个提案。主要是涉及到法律制度和基层社会治理两个方面。分别是 《关于公安机关加强对高空抛物案件的侦查,守护老百姓头顶的安全的提案》《关于加强网络交易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提案》《关于政府加强对居民小区物业服务的指导监督,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提案》。这三份提案在提交之前王蜀黔邀请了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律师、高校法学专业教师等进行座谈交流,到居民小区调研物业服务的情况,到街道办事处开展座谈交流。三个提案分别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回复。
“我认为,人民政协为人民,政协委员是各界别、各领域中选出来的,既要关注国家重大改革精神,也要关注人民的期盼,通过深入一线调研撰写出反映民生民意的提案,积极履职。”王蜀黔说,她将继续扎根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积极履职尽责,为教育强国和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贵州教育报
【责任编辑】一审:刘彦含
二审:贺电
三审:许晓璐